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6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186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软基工程施工为例阐述了真空预压施工。在新吹填土上部铺一层土工布增加浮托力,然后打设排水板,排水主管和支管均采用波纹滤管,支管间距与排水板布设一致,主管与支管用三通或四通连接,形成框架形排水管路,实现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处理超软黏土。施工实践和质量检验表明,采用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处理超软地基后的承载力满足后期市政建设及厂房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52.
针对温州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水率废弃泥浆,预添加不同种类与掺量的无机化学药剂,使泥浆与药剂充分发生化学反应,然后进行了20组废浆的真空预压模型试验,试验中对废浆排水量、含水率、液塑限、颗粒组成、十字板剪切强度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研究不同无机药剂对工程废弃泥浆药剂真空预压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药剂预调理可以将泥浆中细小颗粒聚集成粒径较大的颗粒体,具有改善泥浆渗透性和加快排水速率的作用,达到相同排水量时所需时间比不加药剂要减少近1/2;药剂真空预压处理可以将泥浆含水率由180%降低至50%~60%,且加入药剂能提高成泥浆土的液塑限,大幅度提高土体强度,处理后其十字板剪切强度可达30~50 kPa;由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图像分析可知,与添加单一药剂相比,预添加混合药剂的泥浆真空排水后土颗粒团聚现象显著,排列更加紧密,孔隙更小,整体性更好,十字板剪切强度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药剂对废浆特性影响的特点,从理论上对药剂真空预压机理进行了解释,认为药剂真空预压处理废浆中包含"黏塑性流体颗粒聚并"和"黏塑性流体固化"2种作用机理;可见采用适当掺入比例的多种无机药剂组合对废弃泥浆进行药剂真空预压处理能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3.
真空预压软基加固技术已渐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真空预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决定整个软基加固工程质量的关键。结合多年来积累的真空预压软基加固施工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阐述真空预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针对施工中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4.
从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固结过程的不同,推导获得了堆载预压、真空预压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条件下土体强度的增长公式,并与规范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引起的土体强度的增长并不相同,堆载预压引起土体强度增长值较规范公式略小,真空预压引起土体强度增长值较规范公式略大。因此建议对按规范公式计算获得的土体强度增长值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55.
深埋软基处理是目前公路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为了选择一种既能达到处理效果又比较经济的处理方式,结合浙江省绍兴市某公路工程实例,从设计角度分析几种桥头软基处理方式的技术特点并作技术经济比较,并确定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6.
对高铁站场咽喉区深厚软土大面积堆载预压下复合地基的工程力学与变形特性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不同位置和深度的超孔隙水压力、沉降变形以及桩土应力等参数随时间和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高铁站场咽喉区复合地基内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荷载增加而增大,达到峰值后,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消散,其变化略滞后于荷载的变化;超孔隙水压力的最大值出现在下卧层上部,此处附加应力也较大;在下卧层中,随着深度增加,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2)高铁站场咽喉区复合地基由路堤中心向外,桩应力、桩间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总体呈减小趋势。在路堤填筑和预压中,站场咽喉区复合地基桩间土应力向桩传递,桩间土应力逐渐减少,桩顶应力逐渐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7.
周晓曦 《路基工程》2014,(5):120-124
针对处于沿海滩涂软土路基之上的铁路专用线,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方案加固路基地基,开展了大量的表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分层沉降等观测项目.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地基表面的沉降规律,并考虑了地基分层沉降与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全面揭示了整个地基地层的沉降变化特征.运用双曲线合理地预测了工后沉降,且推算出地基整体的固结度;采用工后沉降与地基固结度建立卸载时机判别标准.结果表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处理方案有效地加固了沿海滩涂软土地基;全面考虑地基表面沉降、分层沉降及孔隙水压力,并采用工后沉降与地基固结度相结合的方式,为堆载预压的卸载时机判别标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8.
从强度增长的公式出发,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影响软弱土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预压荷载作用下软弱土实测强度增长值与规范计算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在大面积围填海造地工程中,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利用吹填淤泥作为填料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而相应的沉降计算还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沉降量只能凭借经验预估。利用饱和土的水土二项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土体加固前后含水率的变化,从而进一步计算土体的沉降量,得到沉降计算公式,并利用实际工程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0.
谢万东 《水运工程》2020,(12):191-194
在软基处理工程中,对实测沉降数据的分析通常仅局限于推算最终沉降和固结度。以Asaoka法为基础,可以利用实测沉降数据建立软基处理动态设计的完整流程。总结了采用Asaoka法推算预压荷载下的最终沉降和固结度的方法,提出进行水平向固结系数、压缩指数等土体参数反演分析和预压工期预测的实用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其应用。该流程可以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实现软基处理的动态化设计, 对设计和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